当前位置:手动组卷 /高中物理 /按章节
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
  • 1.  钢架雪车是一项精彩刺激的冬奥会比赛项目,运动员起跑区推动雪车起跑后俯卧在雪车上,再经出发区、滑行区和减速区的一系列直道、弯道后到达终点、用时少者获胜。图(a)是比赛中一运动员在滑行区某弯道的图片,假设可视为质点的人和车的总质量m=90kg,其在弯道上P处做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模型如图(b),车在P处既无侧移也无切向加速度,速率v=30m/s,弯道表面与水平面成θ=53°,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,重力加速度g=10m/s2 , sin53°=0.8。则在P处(  )

    A . 车对弯道的压力大小为900N B . 人对车的压力大小为1500N C . 人和车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67.5m D . 人和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.5m/s2
  • 1.  为测量小车加速度,某同学设计了图示装置,圆柱形气缸固定在车厢底面,水平轻弹簧分别连接活塞与车厢右壁,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,缸内密闭着气体,当温度时,弹簧无形变,活塞与缸底间的气柱长L=9cm。已知活塞质量m=1kg、横截面积 , 外界大气压强 , 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。

    1. (1) 小车静止,缓慢加热缸内气体,使其温度由升至 , 活塞静止时,弹簧压缩量为。试求弹簧的劲度系数;
    2. (2) 小车某次运动过程中,保持温度不变,活塞相对气缸静止时,弹簧伸长量为。试求小车的加速度(保留3位有效数字)。
  • 1.  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,①如图(a),将倾斜段和水平段连接构成的铝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;②让小铁块从倾斜段上A点静止释放,铁块最终停在水平段上B点;③利用铅垂线找到A点在桌面的投影点A' , 测出A到A'的高度h和A'到B的水平距离s;④改变释放位置重复多次实验,得到多组h和s的数值。

    1. (1) 实验得到多组h和s的数值如下表,请在图(b)中作出s-h关系图线

      h/cm

      10.00

      15.00

      20.00

      25.00

      30.00

      s/cm

      19.90

      32.70

      48.10

      57.60

      6980

    2. (2) 根据图线求得动摩擦因数μ=。(保留1位有效数字)
    3. (3) 重复实验发现,s-h图线总是在横轴上有一固定截距,该截距的物理意义是
    4. (4) 实验中铁块通过倾斜段与水平段转接点处有机械能损失,损失量与通过时的动能成正比,这会导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(选填“大于”、“小于”或“等于”)真实值。
    5. (5) 为了消除铁块在转接点处的机械能损失,兴趣小组中某位同学建议将倾斜段做成图(c)所示圆弧面,其末端与水平段相切,仍然通过测量h和s求得动摩擦因数。该方案是否可行?(选填“可行”或“不可行”)。
  • 1.  图(a)所示的送餐机器人从过道上甲处静止出发做直线运动到乙处停下,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(b)。若将机器人视为质点,则从甲到乙机器人的运动依次是(  )

    A . 匀加速运动,匀速运动,匀减速运动 B .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,匀速运动,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C . 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,匀速运动,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D . 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,匀加速运动,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
  • 1.  某同学研究碰撞中动能损失的装置如图所示,竖直面内,光滑弧形轨道AB和光滑圆弧轨道CD分别与水平粗糙轨道BC相切于B和C点,圆弧半径R=0.4m,BC长L=2m。某次实验中,将质量m=0.4kg的滑块从弧形轨道上高h=1.4m处静止释放,滑块第一次通过圆弧轨道最高点Q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=4N,此后,滑块与水平轨道发生时间极短的碰撞后速度方向竖直向上,进入轨道后滑块刚好能够通过Q点。滑块可视为质点,重力加速度g=10m/s2。求:

    1. (1) 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:
    2. (2) 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率η(动能损失量与碰前动能的百分比)。
  • 1.  如图,质量为M、半径为R的圆环状光滑绝缘细杆用三根交于O点的等长细线悬挂于水平面内,每根细线与竖直方向均成30°角;杆上套有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球,每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、电荷量均为q;小球间的间距相等,球和杆均静止。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、静电力常量为k。则(  )

    A . 每根细线对杆的拉力大小为 B . 每根细线对杆的拉力大小为 C . 每个小球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 D . 每个小球对杆的弹力大小为
  • 1. 智能手机安装软件后,可利用手机上的传感器测量手机运动的加速度,带塑胶软壳的手机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,落到地面上,手机传感器记录了手机运动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,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 )

    A . 释放时,手机离地面的高度为 B . 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的作用时间为 C . 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中所受最大弹力为自身重力的10倍 D . 0至时间内图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中,时间轴下方与上方的面积大小相等
  • 1. 图甲为水上乐园水滑梯,人从高处滑下,最后从末端飞出去,可简化如图乙所示。其中C点为圆弧的最低点,圆弧轨道的半径为2m,圆弧对应的圆心角AC的竖直高度差为6m。质量为50kg的人在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,不计空气阻力和轨道摩擦,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 )

    A . 人滑到C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3500N B . 人从A点运动到C点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 . 人滑到D点时速度为大小为10m/s D . 人落入水中时的速度方向与水面夹角大于
  • 1. 台球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娱乐健身活动。如图,运动员采用“点杆”击球法(当球杆杆头接触母球的瞬间,迅速将杆抽回,母球离杆后与目标球发生对心正碰,视为弹性碰撞)击打母球,使得目标球被碰撞后经CD边反弹进入球洞A , 这种进球方式被称为“翻袋”进球法。已知两球质量均为0.2kg,且可视为质点,球间距离为0.9m,目标球与CD挡壁间虚线距离为0.3m,目标球被CD挡壁反弹后向A球洞运动方向与AC挡壁间夹角为 , 球与桌面间阻力为重力的 , 球与挡壁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,重力加速度

    1. (1) 求母球在桌面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;
    2. (2) 若某次击打后母球获得的初速度为1m/s,且杆头与母球的接触时间为0.05s,求母球受到杆头的平均冲击力大小;
    3. (3) 若击打后母球获得速度 , 求目标球被碰撞后的速度大小;
    4. (4) 若能到达球洞上方且速率小于6m/s的球均可进洞,为使目标球能进洞,求母球初速度需要满足的条件。(计算结果都可以用根号表示)
  • 1. 如图(a),摩擦角的物理意义是:当两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,静摩擦力f与支持面的支持力N的合力F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即为摩擦角 , 可知。利用摩擦角的知识可以用来估料,如图(b)所示。物料自然堆积成圆锥体,圆锥角底角必定是该物料的摩擦角。若已知物料的摩擦角和高h , 动摩擦因数为。物料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。可求出圆锥体的体积为( )

            图(a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图(b)

    A . B . C . D .
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